
題目:試述就政策制定過程之參與者人數多寡及性質,政策大致有那三個政策制定的理論?〈詳解見 AB19,公共政策考點申論題庫解析,志光出版〉
擬答:
就政策制定過程之參與者人數多寡及性質,政策大致有「菁英理論」、「團體理論」與「公民參與理論」等三種理論。
〈一〉菁英理論〈少數人〉
1、理論內涵:
菁英理論認為公共政策乃是由少數菁英分子所制定的,在政治上、經濟上、學術上及社會上具有優勢地位者主導了公共政策的制定。
2、理論評價:
菁英理論助於瞭解公共政策並非反映大眾的需求;但是菁英理論與民主政治的原則相違背。
〈二〉團體理論〈團體層次〉
1、理論內涵:團體理論認為,政策制定的過程,乃是各個團體競爭其主張的場合,立法機關對於團體競爭的結果,予以合法化,而由行政機關予以執行。
2、團體理論評價:團體理論有助於瞭解在多元社會中,不同團體的權力和影響力,但是忽略國家自主性和積極主動的角色。
〈三〉公民參與理論〈多數人決策〉
1、理論內涵:公民參與理論認為公共政策,乃是經由「多數原則」所制定的,多數原則的最佳表現方式就是公民投票。
2、理論評價:此理論對公民的品質及參與政治生活,對執政當局抱持健康的批判態度;但是亦容易被政客操作而淪為「民粹主義」
上述三種決策制定理論,各有其優、缺點,因此,最好的決策制定,應該採取三種「競值途徑」方能符合民主政策理想。
《郭雋老師會持續在"志光網路書局的專欄中"與各位好朋友分享國考知識話重點,內容針對政治學、公共行政三合一〈行政學、公共政策、公共管理〉…等相關必勝訣竅。歡迎讀者準時鎖定。》
03/28 郭雋老師將在高雄舉辦【行政學高普考前"話"重點】講座
詳細資訊請連結 http://www.sir.com.tw/webstore/edm/edm/1050301/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