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考一般行政─準備方法
地方特考一般行政準備順序建議
地方特考又分三、四、五等,隨著等級不同考科數也不同,但112年是地方特考五等考試最後一次舉辦,113年起地方特考五等均提列初等考試取才。以地方特考一般行政(三等)為例,憲法是一切法之根本,而法緒則是法律意識培養之基礎,所以在科目準備順序上會如此建議:
- 大方向:法科與學科分開讀
- 法科學習順序:憲法→法緒→行政法→民法總則和刑法總則
- 學科學習順序:政治學→行政學→公共管理→公共政策
地方特考三等一般行政各類科準備方法
1.共同科目(國文、法學緒論與英文)
國文分為測驗、作文,測驗跟作文部分幾乎都是吃老本,因此比較少看課本或是做題目,但是看到文言文至少可以猜到七八成的意思。
法學知識:憲法、憲法增修條文印出來讀熟,數字部分用別的顏色筆標註,並將重點畫線,此外整理大法官釋字內容,並勤加做題目,把錯的地方標註或補充在筆記本上。法緒的範圍太大,所以我將重點放在特別法(如勞工保險法、性別工作平等法、公司法、家庭暴力防治法…)上,其餘民刑法則是有時間才會翻閱,英文部分盡量把握閱讀部分。
2.行政法
在進行行政法地毯式複習的時候,我會將課本內容化為綱要式的筆記,擷取重點以利複習,這個步驟雖然較耗時,但日後複習真的方便許多;之後的補充資料我也都貼在筆記裡,一本書主義很重要,盡量把重點都集中在一本,複習才有效率、無漏洞。
在這個階段,每複習一章節我就會接著寫題庫書的對應題目,不斷練習。檢討的步驟非常重要 !! 行政法的選擇考點大多來自法條,只要印象模糊就一定要翻,每錯一次就在法條前做記號,以利複習。有時候考題很奸詐,對與錯就差在一個字,像是「得」或「應」都必須要很仔細。
3.行政學
因為內容繁雜、抽象難理解,理論又一大堆?但再痛苦都記得一定要把老師的重點筆記下來,口訣也要記!
持續寫題庫,建議百分百要寫到兩次,因為我只有寫一次,第二次只看錯題,導致這科分數不理想,到考前還是覺得虛虛的,加上題目又偏難,考試的時候真的冒汗,寫的很不順。
行政學我沒有考的很好~雖然老師說偏難,但考90分的還是有,所以我沒有什麼訣竅能分享給大家,但想分享我的不足之處,讓大家能避免一下。
「行政學百分百」比「行政法百分百」題目多很多很多,大家要調配好時機,才能在考前多次刷題。
4.政治學
(1)要練申論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書要唸熟,至少看到關鍵字要知道在哪個章節。
政治學的閱卷老師給分很殘酷,沒抓到題目背後的考點,就沒辦法拿好分數。
要理解題目背後的考點為何,這部分就需要依賴老師的教導,因為政治學不如可以那麼自由發揮。
如果沒有補習的夥伴,可以購入解題書,解題書最珍貴之處就是它擬的答題大綱,順著它的標題下去寫,內容不一定要跟他一樣,分數可以不錯~
但這也是我為什麼不推「這是一本政治學解題書」的原因,它的答題大綱跟韋老師所教差異太大,我都是用韋伯老師的答題大綱。
(2)看到題目後該如何下筆
順序為:審題(理解題目所問)—翻課本找答案—寫答題大綱—默背內容。
不需要逼迫自己看到題目馬上在試卷開始答題,答題大綱很重要,就像是申論題的地圖,先列好才會知道接下來該寫什麼,而不是邊寫邊想這樣成效不佳。
5.公共管理
陳真老師的公共管理教的很不錯,雖然沒上課本都是上講義,但內容還是很足夠;老師在上課的時候都會特別說明哪些段落可以當前言、結語、哪邊必背,大家一定要筆記下來,這對往後的申論準備很有幫助。公管其實跟行政學很相近,只是比行政學更著重於方案管理的部分,兩者相輔相成。寫申論的重要前提是—書要唸熟!!看到題目就要知道他在哪個章節,這樣翻書找答案以及寫答題大綱的時候才會迅速。大標題要背,標題後面的解釋可以用自己了解的話語來填補,先有骨再填肉。
6.公共政策
一開始公共政策是我認為滿困難的科目,雖然有些內容會與行政學重疊,但其實第一次聽完課也不太懂公策在幹嘛?主要是透過寫考古題慢慢了解,原來老師當時候的課程內容是這個意思,加上課本講義翻過三四遍後,才慢慢覺得公策不難。
7.民法總則與刑法總則
(1)民法總則:老師上課舉例詳細配合以架構關係圖的方式,在講解題目的同時,可以了解法條內容及寫作格式,能夠更快了解法律關係,將申論寫得更完整。每周寫一次申論,包含是法條內容、實務見解或爭點。
(2)刑法總則:以架構圖及清楚的方式筆記,每個階層的內容格式要清楚論述,就能寫的完整。建議能把所有的前述內容都記到一張筆記,多看來加深記憶。還有一定要把所以重要的內容,如打擊錯誤、客體錯誤、未遂犯、共犯、共同正犯等內容另外筆記出來,因為這些都是重要常考的範圍,搭配相應的學說、判例等,讓你能夠在寫題目的時候一併寫上,增加豐富度。
免費資源》地方特考歷屆考古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