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背景:
我從小成績排名總是在中間,高中念的是花蓮商校,高職畢業我就出社會工作了,之後的學歷都是半工半讀完成,最後念到東華大學的企管碩士專班。在金融業待了十五年,經歷過台灣的股市從萬點跌到三千多點、金融海嘯,深刻感受到工作?定的重要性。金融海嘯讓台灣的金融業結構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小型銀行券商不斷被大金控併購,每次的併購代表著有許多員工要被裁員,我待了十幾年的公司也被大金控併購了,新公司就使出許多手段要員工離職,我不想捲入人事鬥爭,所以就離職了。
準備考試動機:
36歲離職要找新的工作真的非常不容易,所以我決定給自已一年時間考公職,雖然公職的薪水比不上金融業,但是相較於民間企業公職穩定多了。於是我開始上網找資料,開始比價找尋最適合我的學習方式。上網比較後我決定投考地特五等考試及初等考試,因為考科一樣,念一次可以考二次,我覺得很划算。上網蒐尋補習班資料後發現很多考上的考生都推薦【超級函授】,因為【超級函授】的師資陣容很強大(行政學名師陳真老師及法學大意名師程怡老師)。我是購買【超級函授】的雲端課程,因為雲端課程用筆電或手機都能觀看,我覺得非常方便。而且函授課程使用時間是當年度考試日期再加一年,比實際去補習班上課更划算且價格更便宜。
各科準備方式:
國文:
國文的範圍太大,且目前五等及初等考試的國文多了複選題,所以除了正課課程,我還有買題庫班,題庫班上課老師是江河老師,有教解題技巧,還有開一些必讀的書單,我也都有買,多少還是有點幫助。
公民:
公民的正課課程是陳萱老師,照著老師上課進度走,公民要拿滿分不是太難,陳萱老師上課的內容非常詳細,真的很有幫助,因為我有買題庫班,所以考前我會看題庫班的考前重點,加強自已比較弱的部份,考前一個月會做大量的考古題,把常錯、實在記不起來的題目寫在筆記上,上考場時再看一遍。
英文:
英文的部份我實在沒辦法,已經聽了很多英文課程(地特初等正課、題庫班、桃捷、郵局),英文還是沒辦法拿高分,由於英文與公民是併在同一科,所以只能很快的做完公民的題目,剩下的時間再從容的做英文題目。
行政學:
行政學我念了三次才上榜,因為國文英文我都不擅長,所以必須靠行政學及法學大意拉分數,花在行政學的時間也比其他科多,因為投資報酬率很高,念熟就可以拿高分。陳真老師上課內容非常詳細且淺顯易懂,老師會編口訣讓難念的行政學方便記憶,我覺得非常有用,考古題的練習也非常重要,陳真老師著作的行政學百分百是行政學必讀,在上完課後考前復習非常好用。
法學大意:
這科我覺得非常難念,範圍也很大,念了五次才上榜,程怡老師上課時會一直叮嚀及鼓勵同學,讓我更有動力努力念書,所以我很喜歡上程怡老師的課,這門課真的要聽老師說的,至少要念五次才行(最好能把課程聽二遍以上),因為考試時發現,原來考試題目老師都有帶到完全沒漏掉,真的太強了。
心路歷程:
專職考生真的壓力很大,算命師說我完全沒有考運,也沒有當公務員的命,但我相信我可以用努力來彌補考運不佳的部份。而且我還有房貸,完全是靠過去十五年的積蓄來支持考試期間的開銷,所以我不容許自己懈怠。準備考試期間最好減少朋友同學間的聚會,因為只要有人聽到你專職準備考試,99%的人都會潑冷水,說那個錄取率太低了,很多人考很多年都考不上之類的話,而考生最需要的就是溫暖鼓勵的話語,所以盡量避免跟負面的人接觸。
多看上榜學員的心得分享(我很喜歡看別人考上的心得,可以增加自己的信心),也許可以找到不一樣的讀書方法。在每次的落榜後,我只容許自己難過一下下,因為難過只是浪費時間,完全沒有實質上的幫助,只有再努力念書才能離上榜更近。因為我是全職考生,所以我每天只念八小時的書,每週休息一天,作息一定要正常,在白天一定要讓自已保持最佳狀態,不然考試時容易失常。時時保持正面的想法,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考上,多想想考上之後的感覺,讓自己更有動力去努力。(104~105有上榜的考試「郵政考試-台北郵局正取第53名」、「104地特五等-花東區正取第七名」、「105初等正取第2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