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地方政府特考 三等 一般行政竹苗區探花 王美玲 考取心得


背景:

為求一份安定的工作及穩定的生活,101年7月底進入苗栗志光,報名一般行政高考考取班,101年12月報考地方特考(以下簡稱「地特」)三等練筆,因一年課程尚未結束,成績果真是練筆等級。

隔年繼續準備102年高普考,因目標放在高考,普考成績並不理想,高考成績有進步,但距離錄取分數尚有5分之遙,接著102年地特三等,成績遇到瓶頸,離上榜仍有4分的差距,卻也從分數中明白申論題是個人弱點,必須加強,於是開始勤練申論。

103年高考成績差3分,普考意外錄取,因103年普考分發報到(台北市)前,尚有3個月餘時間準備103年地特三等,惟考試前公布普考分發地點,11月中開始北上找房子、準備搬家事宜,103年地特三等成績差1.6分。

104年開始,唸書時間縮減,白天工作,只能利用下班、加班後回到家約2至3小時,以及周末假日準備,104年高考成績差1.8分,然後持續著白天工作,下班後及假日唸書的循環,有幸於104年地特三等(竹苗區)第3名錄取。因此大約準備了2年考取普考,再1年餘考取地特三等。

各科準備:

國文
因本身是中文系畢業,國文沒有特別準備,公文寫作部分,則是記下格式,平時留意新聞時事,作為寫作參考。

法英(法緒:陳治宇老師):
賴老師憲法架構及口訣方便記憶,搭配考古題,基本分數可以掌握;法緒內容繁雜,大部分都以課本、筆記複習,考古題練習,以及考前法條閱讀,對於沒有法律基礎的初學者,陳治宇老師上課生動、活潑,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降低對法科的抗拒感;英文基本上沒有特別準備,只在準備專業科目之餘的時間,挑有興趣的英文雜誌閱讀。

行政法(林清老師):
上課筆記架構要牢記,連帶相關法條、釋字也要一併整理,考題練習很重要,從法理原則到行政救濟都要熟悉,考題常是跨單元範圍,多複習課程和熟記法條內容,有助選擇題作答及申論題答題完整性。

行政學(陳真老師):
陳真老師的課程非常適合初學者,尤其有助於選擇題,課本看熟,加上練習考古題,選擇題基本上不難拿分,至於申論題,陳真老師有申論題庫本、題庫班以及各種獨特口訣,多練習想想每一考題前言、標題、結語如何寫,可減省考場上思考答題內容的時間。

政治學(黃靖老師、楊懋老師、韋伯老師):
第1年上黃靖老師的課程,因為對政治學完全是門外漢,聽得非常吃力,對政治學領域,也似懂非懂;第2年上楊懋老師的課程,開始對政治學的理論、架構有所理解,但遇上考題,仍是不擅作答;第3年上韋伯老師的課程,因為本身已有一些基礎,課程中諸多理論已經了解,對於老師解析時事現況,開始有能力同步思考。

上過3位老師的課程,發現每位老師著重篇章重點不盡相同,韋伯老師的教法能啟發學生思考力,而且語言表達淺顯易懂。個人感覺政治學這一科目偏向主觀,給分常常乎高乎低,是我比較不擅長的科目。

公共管理(陳真老師):
此科目上過陳真老師的課之後,整體架構、理論及管理技術有比較體系性了解,且老師常舉時事案例說明,除了有助於理論分析,舉例說明也較能在答題時創造差異性。

公共政策(程明老師、陳真老師):
這科先是有行政學陳真老師的課程打上基礎,加上程明老師課程更深廣的學理說明;除了看熟課本各種政策理論及政策工具,還必須對時事政策有了解,考題時常結合新聞或社會重大政策,故平日一定要看新聞、報紙,培養思考議題相關學理概念,以及政策可能的改善措施或影響。

民總與刑總(民總:常揚老師,刑總:周昉老師):
常揚老師民總課程上得極好,基本架構、法條解說及法條組運用,考試時非常有用,因為考題重點動變性不大,法條組記熟,考場上作答較能連貫;周昉老師刑總課程適合初學者,老師常以詼諧、輕鬆的方式解說法理與案例,有助理解法條概念,惟刑總題目常有許多爭點,關鍵用字的理解或忽略,常會影響思考方向,平時應多練習解析考題爭點及答題論述。此外,此科目「審題」比搶時間作答更重要,爭點抓錯或思考偏誤,常會造成答題方向完全錯誤,輕則小段落修改,重則作答偏誤,須得謹慎。

面授班與視訊班的選擇:

考量上課時間的調整性與課程重複聽的可能性,我選擇視訊班,雖然不似面授班可以當面向老師提問,也比較感受不到學員間競爭的氛圍,但視訊班在課程進度及時間安排上較彈性、自由,對於不拿手的科目或聽1遍聽不懂的課程,能在課程中暫停,並多聽幾次,直到明白為止,較適合主動學習或上課時間無法固定的考生。

舒壓小撇步:

準備國考期間,我的舒壓方式除了假日去跑步、散步運動一下,平日裡是看(聽)新聞或聽音樂作為休息,暫時放下考試的緊張感,聽聽社會、國家和世界發生些什麼事件,好處是可以增加時事見聞,壞處是容易聯想到相關考題範圍,有想不明白的地方,又會去翻課本。(說好的休息時間呢?!)

給學弟妹的話:

國考路途上,常會有來自身邊各種人際關係給予的負面關切,造成考生益加沉重的心理壓力,心情沮喪時,不妨想想當初選擇國考的原因、想想上榜之後可能的人生藍圖,並以落榜的成績單作為警愓自己、激勵自己的工具。

正向的態度決定未來的高度,與其煩惱「萬一失敗怎麼辦?」,不如思考「如何讓自己更進步」。敬祝仍在努力中的學員們早日達成目標,金榜題名。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