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高普考 高考三級 法律廉政 丁筱薇 考取心得


ㄧ、背景 
                                                                           
我從96年即開始參加國家考試,本身為師範體系畢業,迄今為止參加多次國考,如:司法特考、鐵路特考、普考、高考等。每次報考的類科考試,均不是屬於本科系的範圍,故相關專業科目的研讀就靠選擇志光來充實自己。在這不長不短的8年國考歲月中,我嘗試過全職考生的身分,也有半工半讀的辛苦。坦白說,學歷與選擇報考類科無太大影響,只要有興趣,讀得下去,都能嘗試去報考,給自己一個機會。
二、科目準備方式
我考過許多行政類科,當然一定有某些科目是許多行政類科的共同科目,如:行政學、行政法、國文、法緒等。每個人的讀書方式不同,不過大抵上仍有些共通處:
(一)國文
就高考來說,只占20%的比例,惟選擇題分數仍須保持一定程度,多閱讀一些古文的文章來提升國學常識。作文主要重點放在「佳句」、「典故」、「成語」上的累積,這部分真的就是看個人實力,無法一蹴可幾。公文部分,參考一篇「函」來背格式即可,就我個人而言,辦法不一定每次都會寫,我只要求自己格式務必正確。所以,每次國文分數落點基本在60~70左右。
(二)法學知識與英文
針對法學知識,我不看參考書,就拿法典出來掃視過一遍,依據歷屆考古題來抓哪幾類法律比較常考而去劃重點。法條考題非常好拿分數,只要考古題狂作,分數會回報你的辛苦。英文部分,就我而言,真的是盡人事聽天命了。
(三)行政學
第一次接觸行政學是由「陳真」老師教授,DVD課程聽過二遍,開始做筆記,整理申論題的考古題,依據主題式的方法將答案謄入。選擇題部分,採歷屆考古題方式練習,隨著考題份數,分數成正相關,行政學的選擇題有些會考得比較細、建議將做錯的答案用螢光筆劃在試題上及課本上,增加記憶。
(四)行政法
第一次認識行政法是由「陳治宇」老師教授,法科類的學習方式只有一種,無限循環的重複看,選擇題分數就是你的,當然要配合作考古題,方式與行政學的選擇題一模一樣。申論題部分,依據八二法則,針對較常被命題的「行政處分」、「行政法的原理原則」、「訴願行政訴訟程序」先整理出單元式的筆記,再依次就其他主題,如:行政契約、行政罰法、行政執行法等完成剩下的筆記。
(五)刑法
就刑法而言,我從一而終只接受一種體系架構去學習,以免混亂,導致張冠李戴的現象,選擇自己喜歡的刑法老師去學習,我選擇「撲馬」,從刑法總則到分則,死心踏地重複聽二遍以上的DVD。就刑總部分,很多非常重要的概念,一定要做筆記整理出來,方便以後複習。刑分部分,我採法條式整理,列印一本A4大小的刑法分則法條,將老師補充的解釋、爭點寫在法條本上。在考前二個月左右即可以開始整理考古題,將考題分類,爭點帶入,最後,參考坊間解題書,模擬答案的「架構」撰寫方式,從客觀構成要件、主觀構成要件、阻卻違法事由及罪責事由、刑罰加重或減輕、競合等依序完成答案骨架。
(六)刑事訴訟法
我就本科目的學習教材主要採用律師司法官的教材學習,DVD課程聽過二遍,依據參考書採主題式做筆記並整理該主題涉及的法條。刑事訴訟法屬於程序法,尤其重視「程序上的合法與否」,導致討論最後「可救濟與否」。參照歷屆考古題,刑事訴訟法很喜歡考法律未規定的情形,如何就現行規定去判斷該程序是否合法,則必須將「程序所欲保障之目的為何」弄清楚,再決定是否類推適用或是採何種方式救濟。因為很重要,所以要再說一遍,考古題一定要整理出來寫。
(七)社會學
這是一門大~學~問。涉及時事、無限龐大的解釋名詞,老實說,我自己也是學得很痛苦,老師一個換過一個,找不到適合自己的老師,最後,拿起參考書自己啃,藉由考古題的方式,將容易出題的單元整理成筆記,背誦解釋名詞,最後就靠機運了。
(八)公務員法
基本上我採法條式筆記,很多都屬於死背的題目,將條文整理成群組即可。另外,公務人員任用法的題目,需要搭配案例(可參考考古題)來學習比較容易理解。
三、準備考試心得
有人會說:「時間不夠,念不完」,總希望自己一天能念好幾小時的書。其實,個人認為讀書是「重質不重量」,時間長短並非決定上榜必備關鍵,有人可以準備幾個月就上榜,有的人則花好幾年的時間才展露頭角。投入國考長達8年(因本人是蝸牛,從委一慢慢爬),經過許多考試,讀書方式從第一頁翻到最後一頁,不喜歡做筆記與考古題,從每次落榜失敗中,學到讀書方式的技巧,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唸書捷徑。高考廉政用2年的時間,這不是我的第一次上榜,卻是我第一次分享上榜心得,希望能給準備國考的朋友們一個契機,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張高考及格證書。
8年的經驗告訴我,「信心」、「娛樂」、「運動」真真真真真真的很重要!!別和他人作比較,只要跟自己的失敗經驗比較,一定會發現自己不足之處,想辦法補救,下次就榜上見。就個人半工半讀為例,我將讀書時間切成平日晚上、假日全天。以月計算的話,考前二個月開始瘋狂做考古題。
(一)平日晚上
基於白天上班的緣故,通常晚上回家就身心疲憊,有時候還要加班,吃飯、洗澡、休息,就佔大部分時間,晚上最晚11點就寢,能開始讀書的時間可能只有1至2小時,我養成每天看書的習慣,不要求讀書時間或是進度多,即使蝸牛慢爬,總會到終點。
(二)假日
假日分成三階段:上午、下午、晚上,時間各為3、2、2小時。睡眠充足,看書效率會很好,每次讀書時間設定50分鐘左右,10分鐘舒展僵硬的身軀;下午階段抽空去運動,紓解壓力、活絡筋骨、腦袋放空,晚上才有體力繼續衝刺。
(三)信心
信心的培養絕對來自於「做筆記」、「寫考古題」,個人履試不爽,能撐到最後的人,靠的就是信心,考前不心浮氣躁、考試中不緊張、考完試後狂玩樂。做不到擁有自己的「筆記」、勤做「考古題」的境界,那就真的只能靠運氣!千萬別小看筆記和考古題!!!
(四)娛樂
我不喜歡虐待自己,該有的娛樂照常,看韓劇、小說,與朋友吃飯、旅遊樣樣來。
適當的娛樂有助心理平衡,身心靈保持最佳狀態到考完試。不過,針對克制力較不好的考生們,建議旁邊有人可以督促提醒你該回書本世界囉。
(五)運動
每天唸書、工作,總會累積許多負面情緒,藉由睡覺或是吃東西,其實紓解壓力有限。利用每天或是一周三次,每次半小時左右的運動,對身體、情緒幫助很有效,千萬別吝嗇去節省運動時間而跑去唸書,得不償失。
(六)正向信念
每次的落榜,雖然讓我有些沮喪,但我只給自己幾天失落難過。收到成績單,我會開始分析自己的弱點與強項,再調整讀書方式。就這次高考廉政來說,去年的高考分數差近6分,主要是公務員法、社會學二科拉低分數。我的策略是:專攻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學、行政法則是強化選擇題至滿分狀態、申論題依據八二法則蒐集題目;公務員法將法條整理以利背誦;社會學且戰且走。落榜的成績單不是撕掉或是丟一旁,分數反映出閱卷老師的喜好。學會正向思考,有助於自己的信心培養,告訴自己:下次絕對榜上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