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高普考 高考三級 財稅行政 謝艾芫 考取心得
一 前言
我是財政學系畢業的,考試的科目我在大學時都有碰過,因此學習起來並沒有遭遇太多挫折,但即使如此當中依然有弱科及需要加強的部分,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千萬不要放棄任何一科,才能穩穩地上榜。
這是我第二次參加高普考,第一次是去年剛畢業時考的,當時我並沒有補習,只是在升大四的暑假開始自己買一些參考書來看,在不夠認真、有系統地準備下,普考只有1505名,高考甚至無法排名,直到放榜之後才進入志光數位學院全職準備。
我覺得補習的好處是可以讓老師幫你將考試範圍濃縮,並提點你一些寫作的技巧。志光數位學院所提供的環境很舒適、明亮,工作人員們也都很親切,讓人可以安心地在此學習。
二、各科準備方式
國文—林嵩老師
以前國文程度就還算不錯,所以測驗題的部分是聽老師上課加上吃老本,然後快考試時再隨意找幾篇經典古文來看,以喚醒語感。
公文的部分把格式背熟,再參考老師上課所教的方法來寫應該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作文我平常沒有練習寫,就是多看一些文章,背幾句名言佳句而已。其實有時候寫作的靈感是來自生活體驗,所以平常一有想法就可以先寫下來。如果名言佳句背不起來的話,可以多利用一些修辭(例如譬喻),來增加內容豐富度。
法學知識與英文—憲法韋伯老師、法緒程怡老師、英文羅頡老師
憲法是很好把握的部分,條文也不多,所以分數一定要拿到。其他法科基本上除了上課外,可以靠多做題目來增加記憶的內容,另外財稅類科本身有學的民法一定要讀熟。
英文這科是靠以前所學,加上多看一些英文文章來找回語感。就算是英文比較不好的人,也不要看到題目就放棄,有時候往往多看幾遍就能理解題目的意思。
稅務法規—張建昭老師
選擇題的部分可以靠多做題目來增加記憶,特別是稅法很常考稅率、罰則等相關數字,常常是背了又忘、忘了再背,久而久之也就可以記起來了。
申論題的部分老師上課有提過,主要會出的範圍在稅捐稽徵法、所得稅法、加值型與非加值型營業稅法、土地稅法和遺產及贈與稅法,所以我在這些稅目的條號與內容上,會特別加強記憶背誦,其他稅目則至少要有印象。當遇到修法時,可以把內容列印下來,並黏貼到法典裡方便觀看。
由於我會在法典上註記或畫重點,所以我需要字比較大,空白部分比較多的法典來使用,所以我有另外買財政部編印的《稅法輯要》。
財政學—周群倫老師
課本上有的圖形和理論要自己寫一遍、畫一遍,可能剛開始只會照抄課本,但慢慢地要會整理出自己專屬記憶的大標、小標,並濃縮課本內容,畢竟在考試時可能沒有時間讓你全部照課本寫出來,而且唯有自己整理過的東西才能長期記憶。選擇題除了多做考古題外,特別的是今年考了很多社會保險的法條內容,所以有時間也可以多充實一些相關條文。
租稅各論—藍一鴻老師
租稅各論這科常考一些時事題,尤其稅法在還沒修法通過時,可能會先在租各考出評論或比較,所以平常要多上聯合新聞網,或其他相關網站來補充這方面知識,有比較重要的修法或時事就要去了解。
會計學—會朕宇老師
我中會其實不是很好,主要是因為我以前在學這科的時候都是用背的,但學會計真的要靠理解才能隨題目應變。會朕宇老師上課時都會把觀念講得很清楚,讓我理解為何會計上要這樣處理,而不是用背的。
平常除了上課專心、認真地把內容聽懂之外,回家一定要把答案蓋起來再自己寫一遍,我覺得要學好會計除了勤算之外沒有別條捷徑,當你計算機按久了,會算的題目也越來越多時會很有成就感。我有另外買郝強老師的紅色題庫來練習。
經濟學—徐喬老師
徐喬老師很幽默風趣,上課方式活潑也容易讓人理解,一天六小時常常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只要上課專心聽,並配合老師的小考,加上回家多做題目、多畫圖,相信要考試不是問題。另外,老師很熱心也很願意替同學解惑,所以有問題可以在下課時請教老師。經濟學其實也是很容易忘記的一科,太久沒碰的話寫題目手感會消失,所以要持續練習。
民法—常揚老師
常揚老師上課會把法條內容講得很詳細,也會舉一些案例來讓我們知道要如何引用法條,除了跟著老師勤作筆記外,課餘時可以自己寫題目,或利用補習班的申論批改服務練習,這樣才可以知道自己寫作的盲點,與需要加強的部分。
接近考試要複習時,我用法條組分類的方式,重新整理一份簡單的筆記,把上課內容濃縮成自己的東西,方便快速複習。我很不擅長也不喜歡記東西,由於還有其他需背誦的科目,記憶空間有限,我只針對比較重要的法條,將條號與內容熟記,其他法條則讓自己至少有個印象,假如考出來也不至於沒法可寫。其實在引用法條時,並不一定要一字不漏地寫出來,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語把條文內容正確地表達出來。
三、綜合心得
(一)申論
寫申論的時候要能綱舉目張,就像我們在台上報告時一樣,沒有觀眾會想看有密密麻麻的字的簡報,你必須要能清楚地呈現出你的重點所在,讓閱卷老師一目了然,這時候就可以利用大標、小標,分點列舉的方式來達到。另外,申論的內容往往比字數更為重要,特別是在考試有限的時間內,更是要能夠字字珠璣。
考試時先花幾分鐘的時間審題,搞清楚題目主要是要問什麼,並先在考卷空白處寫下關鍵字,想好要怎麼編排你的答案,再開始動筆作答。
(二)自己的筆記自己寫
雖然補習班有提供列印板書的服務,但也不要太過於依賴,自己的筆記最好親手寫會比較有印象,像是活頁紙就很方便,可以讓你隨時插入新增的筆記內容。平常多練習寫字,當考試時要在短時間寫出大量的字的時候,手才不會容易覺得痠麻,所以絕對不可以偷懶。
一開始寫筆記的時候,或許只會照抄課本或老師的板書,但是最後一定要能用自己的話去濃縮內容,而不是完全死背硬記,這樣才代表你有吸收。
(三)千萬不要放棄
不管是平常上課或在考場寫題目遇到挫折時,千萬不要輕易地放棄。上課聽不懂,有可能只是你對新學的東西不熟悉,需要更多時間來消化吸收,這時候不管是問老師、同學,或是上網找答案都可以,就是不能因此放棄;而在考場若遇到不會寫的題目,也不要一下子就選擇交卷或睡覺,你必須要努力回想你所學到的種種,有寫就有機會。
(四)認真讀書,輕鬆休閒
在該讀書的時候就要求自己完全投入,沉浸在書本的世界裡,到了休息時間則可以適時地讓自己喘一口氣,看一下電視、滑一下手機,或做任何可以讓你放鬆的休閒活動,畢竟「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相信休息過後能用更清爽的心情繼續準備考試。
四、讀書歷程
準備考試的期間,我除了禮拜日固定在家休息,每天約花40分鐘的車程到補習班,事先預約兩到三個時段專心聽課,因為都是大學時有接觸過的科目,所以我力求自己看完一遍就要全部吸收,以便後面可以預留較多天數來自己複習。沒有新的課程可以上的時候,我就帶課本到補習班的自修室自習、練習寫題目,或者重複觀看自己比較弱的科目。
五、結語
我覺得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要自己去找出來實踐,別人的經驗可以當作參考,或摸索讀書方式時的嘗試,不要一味地盲目依從,任何可以讓你樂在學習中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謝謝各位花時間閱讀我的心得,祝大家都能夠達成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