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會計師考取生 – 何思慧 考取心得分享
還是沒有想過自己第一年準備,就可以那麼順利地考上,除了覺得自己非常幸運外,也要感謝志聖老師們的指導。其實我從2013年已經考取美國會計師,雖然再考台灣的會計師只需要再加考三科,不過在我的印象中,一直認為台灣會計師的考試,撇除語言部分,比起美國會計師更加困難,也因此抗拒了很多年不想面對。因為某些因素,還是選擇在今年年初去考試了,因課程早已開始,所以只能選擇函授,並且不斷趕課。比起每年九月開始準備的學生,我的起步稍稍晚了點,但也因為能夠全職準備半年,課程的進度能在總複習前完全趕上。
金永勝老師的審計學,應該不需多言。老師的強大邏輯概念,重點畫法及課文公報勾稽,是許多學生,甚至沒念過審計的同學選擇到志聖上課的原因。雖然3年前已經唸過美國的審計學,然而,台灣的會計師考試相對注重公報的內容,著重背誦,所以老師的『大太陽部分』非常重要,也是考前唯一選擇再次複習的地方。自己念審計的方式是,每次聽完老師的課,就會把那部分的課本內容再讀一次,全部讀完後再做選擇題。就如同老師上課時一樣,剛開始念完,怎麼做題目怎麼對,莫名的自信會增加。也因此選擇題必須再做第二次,那時才能看出真正觀念上的盲點。這個時候再去問老師,也比較不會造成老師太多的困擾。
就自己的工作經驗,稅法部分是稍微弱的。而張建昭老師的稅法教學已不需要任何課本。自己在每次上課前,先準備許多白紙,跟著老師的脈絡做筆記,等到課程結束後,再花時間把上課內容整理成筆記,稅法的觀念建立和吸收會比較快。志聖開稅法題庫班和新舊法條整理的加課班時,我也報名了,鄭翰老師的法條帶得更為深入,張建昭老師上課時不明白的地方,換一個老師用不同方式解釋,有時會更通透理解。
雖然大學修過商法,不過當時成績很差,工作上也使用得不多;且自己解讀法條有難度,對我來說,商法幾乎是從頭開始。不過董謙老師所教公司法及證券交易法的筆記架構相當簡單明瞭。我會準備一本筆記本,將所有老師在上課時畫得圖抄下來,在剪貼於課本的相對位置。當我在複習時,如果課文不明白,透過老師的圖馬上能夠了解。而金永勝老師教得商業會計法,只要聽過一次就能很快準備上手。因為該法的內容對會計系學生是相對簡單,雖然分數占比不高,一旦把握就能掌握關鍵分數,投資報酬率很高,是絕對不能放棄的科目。
比起許多在學的考生,我的年紀稍長,深深感覺記憶力減弱許多。因此注重背誦的問答題對我來說,難度很高,自己怎麼背怎麼忘。就如同許多老師所說,我也將重心擺在選擇題;至於問答題的範圍大得多,老師的猜題除了是重點外,自己則是把問答題的邏輯做條列式的練習,不管答得好壞。這樣的方式,在正式考試時,較不至於會手忙腳亂,也分享給每位同學參考。
在放榜前真的沒想過會上榜,記得自己聽到語音查榜時,聽到『恭喜您金榜題名』時的詫異。真真是太幸運,也希望自己能將這樣的運氣傳遞給仍需要拼搏的考生們,願大家都能有達成自己心願上榜的一天!
會計師考試介紹&志聖面授課程
會計師函授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