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國文學概要考前重點-高普考文化行政適用


本國文學概要考前重點-高普考文化行政適用

 

元劇五大家「關、馬、鄭、白、王」,其代表劇作有何特色與成就?

元代雜劇象徵了中國戲劇發展的成熟,元代雜劇作家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王實甫等五人,作品之文學成就極高,並稱為「元劇五大家」,現將其分述如下:

(一)關漢卿

關漢卿可說是元雜劇的奠基者,其劇作字字為元曲本色,質樸中帶雄奇之氣,《竇娥冤》為其代表劇作。《竇娥冤》一劇以民間流傳之「東海孝婦」故事為本,通過寫實手法,暗諷元代社會的紊亂,反映出人民生活的窘境。王國維讚譽此劇「列之於世界大悲劇中,亦無愧色」。

 

(二)馬致遠

馬致遠代表劇作《漢宮秋》,以西漢元帝之時「昭君自請出塞」的歷史事件為基礎,加以渲染改編,結構緊湊,筆法精湛,表現了對歷史故事的再創造才能。馬致遠之語言特色清麗如詩詞,甚為動人,歷來備受肯定,明代《元人百種曲》一書列此劇為劇作第一。

 

(三)鄭光祖

鄭光祖的代表作《倩女離魂》,敘述舊時代女性在禮教扼抑下的生活。鄭光祖以浪漫主義的藝術手法,成功塑造了女主角張倩女勇敢突破封建禮教,「離魂」前去追求愛情的女性形像,伸張了人們追求自由幸福的權利。此劇曲辭婉轉柔媚,人物刻劃細膩。堪稱為一流之作。

 

(四)白樸

白樸代表作《梧桐雨》一劇歌頌了唐玄宗及楊貴妃之愛情,並藉此來表現人生情愛之悲劇性實為無可奈何。此劇無論寫景、寫情、對白,文辭皆是雅雋細緻,抒情意味極濃,歷來評價甚高,清代人將其視為歌詠李、楊愛情劇中的佼佼者,王國維讚譽此劇為「元曲冠冕」。

 

(五)王實甫

王實甫代表作《西廂記》有「元雜劇壓卷之作」的美稱。此劇透過張生與鶯鶯二人,描寫出年輕男女爭取婚姻自由的堅持與毅力,以及對封建禮教的挑戰。王實甫藝術形式的精湛呈顯,讓《西廂記》成為後世劇作家學習的典範,被評論者譽為「千古絕唱」、「天下奪魁」之作。

 

元代「關、馬、鄭、白、王」五位劇作家各有擅場,不僅在文學創作上交出了漂亮的成績,且為中國古典戲劇的發展,各自盡了最大的貢獻。

 

更多文化行政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