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考 112年起不考公文

初等考 112年起不考公文

2022/05/09
自112年起,公務人員初等考試、升官等升資考試國文刪除列考公文及公文格式用語考試院院會今(5)日通過修正公務人員初等考試規則第3條附表、公務人員升官等考試薦任升官等考試類科及應試科目表、關務人員升官等考試規則第12條及第3條附表、警察人員升官等考試規則第11條及第3條附表、交通事業人員升資考試規則第11條及第3條附表一至附表四等5種法規,普通科目國文刪除列考公文及公文格式用語,並自112年考試適用
111年外交、國際經濟商務、民航及原住民族考試最新公告

111年外交、國際經濟商務、民航及原住民族考試最新公告

2022/04/27
考試院會今天通過,111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外交領事人員及外交行政人員、國際經濟商務人員、民航人員及原住民族考試,將在9月3日至5日舉行。報名日期:自111年5月26日(星期四)起至6月6日(星期一)下午5時止。考試院透過新聞稿指出,111年考試等別類科組設置情形及暫定需用名額,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外交領事人員及外交行政人員考試三等考試設外交領事人員類科英文組一等12組別計40名、四等考試設外交行政人員
【文化行政】本國文學概要常考重點-南朝樂府與北朝樂府之比較

【文化行政】本國文學概要常考重點-南朝樂府與北朝樂府之比較

2022/04/21
南朝樂府與北朝樂府之比較「樂府」原為官方機構的名稱,漢武帝所立樂府,或採民間歌謠入樂,或以文人詩作入樂,故其後「樂府」一詞,除機關名稱外,一變為帶有音樂性的詩體名,成為民歌的代稱,泛指民間歌謠而言。南北朝時期的民歌,不但為中國樂府文學中的精采作品,更展現了南北文學一浪漫一寫實的不同風格。現茲將南北朝樂府概述如下。(一)南朝樂府1.南朝樂府以「吳歌」與「西曲」為主。吳歌即是吳地的歌曲,流行於長江下游
111年司法、調查等五項考試暫定需用名額!

111年司法、調查等五項考試暫定需用名額!

2022/04/20
111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司法人員、法務部調查局調查人員、海岸巡防人員、移民行政人員考試及111年未具擬任職務任用資格者取得法官遴選資格考試。預定於111年5月3日至5月12日受理報名,8月13日至8月15日舉行考試,依據銓敘部及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彙整司法院、法務部、海洋委員會、內政部之任用計畫,及司法院提報未具擬任職務任用資格者取得法官遴選資格考試需求,彙整本5項考試暫定考試等別及類科組。考試院說
高普考英文如何準備?準備技巧&推薦書單介紹

高普考英文如何準備?準備技巧&推薦書單介紹

2022/04/20
  相信很多同學對於國考英文的準備一定是很頭痛,畢竟自從高中畢業後,英文幾乎就沒有用到了,對於相關的文法重點,也大概都還回給老師。但其實近年來,高普考或是初等考的英文出題方向,幾乎是以單字為主,文法部分只會測驗考生是否有一些基本觀念,多半出的地方是在克漏字,比較不會再單獨出現文法題目了,除了3等考試有時候會出現要考生判斷哪個選項的描述是最接近題目句子的描述。一、歷屆試題重要性:再來要跟考生分享的是
行政學申論題怎麼寫?來看看程明老師三段論證法,幫你「行政學拿高分」!

行政學申論題怎麼寫?來看看程明老師三段論證法,幫你「行政學拿高分」!

2022/04/19
申論答題祕法:三段論證法一個完整的申論題論述內容,應該包含「破題」、「申論」與「結論」三段,茲說明其答題邏輯與方法如下:破題:這是在說明題目在理論或概念上之重要性、開創性等,或是表達考生對此一題目之熟悉程度,能指出該理論或觀點係由那一學者所提出或首創;破題(或前言)是在求畫龍點睛之效,故毋須過度引申或旁徵博引,而模糊題目主旨與焦點,筆者建議篇幅不應超過半面試卷紙。破題寫作法約有二種:1.引述名家名
犯罪學重點,司法特考前必看100條(下)

犯罪學重點,司法特考前必看100條(下)

2022/04/15
【犯罪學概要】的準備要「一步一腳印」並無速成之法,針對考前這段不多的時間,特別整理了以下重點,希望對大家有考前複習有所幫助。延伸閱讀:犯罪學考前必讀100個重點整理(上)犯罪學考前必讀100個重點整理●犯罪學理論51-64●防治對策65-81●犯罪預防82-100五一、生物社會學習理論→內省模式、行為模式、生物社會學習理論模式、犯罪預防啟發。五二、明恥整合理論→內涵與犯罪預防啟
犯罪學重點,司法特考前必看100條(上)

犯罪學重點,司法特考前必看100條(上)

2022/04/15
【犯罪學概要】的準備要「一步一腳印」並無速成之法,針對考前這段不多的時間,特別整理了以下重點,希望對大家有考前複習有所幫助。犯罪學考前必讀100個重點整理●犯罪學觀點1-9●犯罪學學派10-23●犯罪學理論24-50一、犯罪行為及偏差行為定義之比較以及兩者之關係(包含關係、交叉關係)。二、犯罪現象七大特性(普遍性、相對性、複雜性、變異性、感染性、流動性、低威嚇性)。三、刑事司法之漏斗效應、偏差行為